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

12/4 聽演講心得

第一場是胡寶林教授的演講,剛開始聽時並不太以為意,後來聽到有關於環保設計的議題才開始認真。真的覺得「高會窮老師」要來聽這場演講。

胡教授列出幾個題目來針對台灣的大學,其中對於「太過重視概念模和泡泡圖」的感受其深。它說台灣的教授太重視初做的概念模,經常要求概念模要做的很精細、比例都要非常準確,但卻忽略真正要重視的是最後完成的「大作品」,以及大作品的材質感覺。因為概念模只是為了完成大作品的前置作業而已,太過精細與比例其實是多餘,甚至最後還把概念模拿來當成績的基準,這樣根本本末倒置了吧。

就讓我想到目前「高會窮老師」要我們做的聖誕樹模型,每次都說我們的小模型做的不夠精細,沒有美感,什麼比例不對呀。最後的大作品,甚至要完全依照概念模來實做,但是大作品跟小作品是不一樣的,不是說小的做好了大的就要完全依照比例實行,有時候應該要調整一下,但是卻常被說「這個太大啦」「這個比例你用小模型來換算對嗎?」,之後說我們的模型要保護好,因為還要依照這個來打分數。概念模之所以為概念模就是他只是一個概念而已阿。

胡寶林教授還有提到,「大學的教學專題。」應該要有更個人化的教學題目。他說台灣的大學常常是「統一題目輪流出題」,這樣會造成很多老師有東西卻只能藏口袋。而且話說回來,明明就已經是大學了為什麼還要「統一題目」?這樣所有老師出的題目就都一樣了,還「輪流出題」。感覺一點也不在乎學生需要的是什麼。雖然學生對於一個已經當了N年的教授而言根本不算什麼。反正是國立大學。

這也讓我感受其深,那時候一聽說系展的題目是LOHAS,結果不知道為什麼其他老師的題目也變成「LOHAS」,常常一個老師出這個結果其他老師也出這個,常常做作業到最後不知道為了什麼。

不過有個年紀較大的朋友說,不是大學限制住他們,而是老師當久了就懶了。大學制度之所以為這樣是大家想偷懶,反正國立大學是鐵飯碗,認真也沒什麼用。我也這麼覺得。

最後我覺得最精采的是「離相否定」當你要做什麼東西的設計時,先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做這個。
像是車站就要非車站、圖書館就要非圖書館,當你擺脫這個東西帶給你的傳統印象時,就已經在創造新的意象了。
現在不管做什麼東西,也都是以這種想法去思考,真的非常有用。離相否定。

還有一點,他說希望大學中途能夠出去實務一年再回來繼續讀。因為台灣大學常常連續讀四年,學生在學校裡埋苦幹,不知道外面的世界,早已跟外界斷層,當他畢業完出去之後,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幹什麼?也不知道自己在大學讀幹什麼?讀的很不踏實。如果可以大學休學出外實務一年同地方的經歷,這樣再回來讀書,便能跟社會接軌,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。讓有修學過兩年的我又再度感受其深。

還有,台灣的大學常常是一個學期2~3個專題,平均每個專題只有四個禮拜可以做完,第一個禮拜去找查資料、第二個禮拜出去訪問、第三個禮拜開始報告、第四個禮拜要做總結,最後每個專題最重要的就是在做總結,根本不夠時間去了解該事物,甚至只能知道這件事情的皮毛,無法深入了解,沒有專業性的東西在裡面。。胡教授建議,應該改為一學期一個專題,這樣才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從無到有,從表層到裏層真正的研究,甚至去找專家。

不過算了,並不寄望,以上這些大概是台灣大學的世外桃源吧?

第二場演講,全是英文,聽不懂,不過了解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語言是很重要的。所以聽了這場演講我得到很深的啟發,要認真的去鑽研日文。因為我討厭英文,雖然我也討厭日本人。

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

11/27校外教學心得 (2)















貨櫃車展覽,覺得可以把貨櫃車弄些不同的花樣很好,擺脫原本俗氣無趣的樣貌,突然把貨櫃提升到擁有格到的層級。挑選的作品是「生命在移動的空間」。

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從他旁邊看外觀,接著走到前面,由外往內看發現內部的驚喜。把一些原本不怎麼樣的零件拼湊在一起組合。發亮的燈柱不管是白天還晚上看都很有氣氛。至於他說生命在移動,應該是燈柱的圖案吧!而燈柱在旋轉著,每根旋轉就會有不同的圖案組合。而貨櫃整體來說是很完整的一個作品。

給人感覺是個蠻浪漫的貨櫃。

11/27校外教學心得 (1)

到崑山參觀展覽,觀賞了全部作品之後,挑選一件較為具體的作品。

這部作品是裡面讓我感覺到比較親近的。乍看之下是太空人的故事,三個圖,至於到底是什麼故事可以自由發揮(吧!),因為...實在看不懂他的理念和作者 (英文沒辦法...)

可能因為那邊的作品都是英文,根本感覺不到坐者想傳達的意念,或者說,那邊的作品應該稱為「藝術創作」?

設計雖說要花巧思以及創意,不過目的還是能夠讓人一眼就明瞭。

至於藝術,主要的中心都是個人,因為是很主觀的東西,根本不需要考慮旁人是否看的懂,越奇怪越好。

最近某課程學到「框架內與框架外」,有很多東西是框架外比框架內重要的,一件作品雖然主要是作者本身創作,但是他的價值,卻是框架外的觀眾、讀者來評斷、詮釋。一個作品寫的再好,但是觀眾讀者看不懂,能夠說他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?可能要在評量。

但是一部很賣座的東西,也許它本質並不好,可是在某種程度上它卻比前者成功一大步。

雖然海報上跟通知訊息似乎是很宏偉的展覽,而作者好像又很了不起的樣子「50位妞約最年輕的設計家」,不過只要是“設計”就應該要讓人能夠明白,而不是一昧的展現自我風格?(總而言之一切都虧究於「看不懂英文」)

還有一點,既然是放在台彎展覽,是否就該考慮國人的語言?莫非做設計的人全都得懂英文?英文程度一定要好?若是有心想讓作品被國人欣賞接受,是否應該要再放個中文翻譯在旁邊?下午行程的貨櫃車展覽就有中文翻譯在英文內文的底下。

最後,這個部落閣可使用的功能實在太有限了,圖片竟然不能分開放置,也不能自由擺放,本想最後放個幾張這作品的特寫,不過硬是要擠在第一行,所以還是作罷了。